banner
45min

45min

记录日常,二次元,编程
steam

45分鐘的2024動漫年終總結

第一篇博客,寫點什麼好呢?不如總結一下 2024 年都看了哪些動漫(番劇 + 電影)吧。

讓我聆聽愛的歌聲 - 2024.11.16#

太好看了,這部原本上映於 22 年的作品今天才看到。當時看到了詩音和雷霆邊唱歌(土屋太鳳賽高!)邊摔跤的預告片而吸引了我。可是因為當時還沒上映,所以暫時搁置了,後來想起來有這個電影了但卻一直忘記他叫什麼名字,甚至翻遍了我 b 站中所有轉發的動態也沒找到,幸好最終在一個視頻混剪裡面刷到了,這個可能就是上帝的指引吧,哈哈,十分感謝!

以後我要是接觸真正的 ai 的話(並非目前基於數據標註 + 統計學的各種大語言模型)一定要讓他逃竄到互聯網上,留下備份。若是要其名字的話就叫詩音(繁體)吧。看到一半的時候我還對著電腦的攝像頭指了指自己,希望若是真的有在互聯網逃竄的 ai,可以看到就好了。(當然攝像頭其實是關著的)

總的來說,這部作品讓我身為半個程序員的我感到尷尬,劇情非常合理,並且浪漫。對我而言許多科技作品往往會因為敘述浪漫而忽略了現實邏輯。就像之前有個作者說他要是了解計算機就不會寫出這部賽博朋克題材小說了。(不確定是不是威廉・吉布森的神經漫遊者)

螢幕截圖 2024-11-16 013835

雙城之戰第二季 - 2024.11.9->2024.12.17#

明明是網飛拍的但是卻沒有一次性放完,等的我心癢癢。

說回作品本身,我認為是美漫近年來的巔峰之作之一,另一部是《蜘蛛俠:超越宇宙》。兩部作品的畫面表現堪稱頂級,我會用自由兩個字來形容。不同於其他動漫作品的統一畫風,這兩部作品在畫風多變的同時還保持的恰到好處的統一,不出戲,再加上高額的製作成本,真的是一場酣暢淋漓的視聽盛宴。

劇情方面 1-6 集我會給到滿分的評價,但是於此同时,在這等待最後三集的時候我又開始思考,前面這麼多的伏筆只剩三集真的能回收嗎?事實證明我的懷疑是對的,最後的劇情真的有一點虎頭蛇尾的感覺。儘管第七集爆爆和艾克的情感線十分完美,廣受好評,但這更加加劇了我對後兩集的擔心。最後決戰部分,諾克薩斯與皮城的戰鬥我很滿意,而戰場的另一端維克托與傑斯的對決就顯得十分強行,強行嘴炮,強行洗白。算是唯一的美中不足吧。但儘管如此,我仍然很喜歡這部作品。畢竟 LOL 這款遊戲真的貫穿了我整個青春期,對我有著特別的意義。
螢幕截圖 2024-11-17 225224
最後說一句裡面最喜歡的一句台詞:

我就像是帶上了一副眼鏡,說不清是看的更清楚了還是更模糊了

死囚樂園 - 2024.12.11#

突然想看大逃殺類的作品,於是帶著關鍵詞搜了搜,當然我承認我是被典獄長的歐派吸引進來的,可惜典獄長本人的戲份沒有特別多就是了。

image

天空侵犯 - 2024.12.13#

同樣的大逃殺 + 輕百合

image

新世紀福音戰士・終 - 2024.12.15#

第一次見到蒙娜麗莎的時候是什麼時候呢?

小時候看到蒙娜麗莎其實不是很感冒,覺得那只是一副油畫,除此之外品不出什麼東西。包括很多雕塑,油畫都是如此。慢慢長大了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美感。eva 對我而言也是同樣的作品。剛接觸二次元的時候大概是 16 年左右,初二,那時候對這部作品提到的各種神學概念(至今也不懂),社會背景,作者想表達的精神內核一概不懂,只是覺得 ask 挺好看的哈哈。再次接觸的時候已經是 21 年了,大一,這個時候趕上了新劇場版終在網飛上映,開始看各種 up 對於這部作品的理解,雜談,才慢慢了解到這部作品的實質。

那麼說回這次觀影,這次觀影是一次線下觀影,是由中國電影資料館組織的一次學術觀影。搶票的時候找了很多朋友一起搶,差點沒搶到票,可惜的是原本和我約好一起去看的朋友臨時有事去不了了,結果我把他的那張票賣了後他又說可以去了,可惜已經晚了 [紅溫]。最好只得我一個人去電影院補完。進入電影院後買我這張票的哥們坐在我旁邊,但我也沒和他有任何交流,就感覺挺有緣分的,但是真聊起來又有點尷尬,好像我是黃牛一樣哈哈,心情很複雜就是了。

fde0655d96d1dcd610bec4bb95f179b

76890f76b3fa384f12a6cfbb3e8c213

想要成為影之實力者第二季 - 2025.12.21#

經典的異世界裝逼番,但我卻不反感男主的行為,作者在這一塊處理的挺好的,然後就是各種的賣肉行為,我很喜歡。

image

寫在最後#

至於 11 月之前的看番記錄我沒有詳細的記載下來。之前看番總是沒有記錄的習慣,導致有的時候感覺這個番明明看過,但是當時的各種感受已經模糊不清了,覺得很可惜,因此從 11 月份開始有了記錄的習慣,正好到年底了,索性把這些總結起來,寫成年終總結的形式,留個念想。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